一).架构说明

去中心化,redis集群采用去中心结构,每个节点都保存数据和整个集群的状态,节点自动发现,选举集群容错,基于配置的集群管理。

Redis3.0.0 RC1版本开始支持集群。

二).Redis和Memcache区别

关于Redis与Memcached的比较更是比比皆是。然而,Redis真的在功能、性能以及内存使用效率上都超越了Memcached吗?

没有必要过多的关心性能,因为二者的性能都已经足够高了。由于Redis只使用单核,而Memcached可以使用多核,所以在比较上,平均每一个核上Redis在存储小数据时比Memcached性能更高。

而在100k以上的数据中,Memcached性能要高于Redis,虽然Redis最近也在存储大数据的性能上进行优化,但是比起Memcached,还是稍有逊色。

说了这么多,结论是,无论你使用哪一个,每秒处理请求的次数都不会成为瓶颈。(比如瓶颈可能会在网卡)

如果要说内存使用效率,使用简单的key-value存储的话,Memcached的内存利用率更高,而如果Redis采用hash结构来做key-value存储,由于其组合式的压缩,其内存利用率会高于Memcached。当然,这和你的应用场景和数据特性有关。

如果你对数据持久化和数据同步有所要求,那么推荐你选择Redis,因为这两个特性Memcached都不具备。即使你只是希望在升级或者重启系统后缓存数据不会丢失,选择Redis也是明智的。

当然,最后还得说到你的具体应用需求。Redis相比Memcached来说,拥有更多的数据结构和并支持更丰富的数据操作,通常在Memcached里,你需要将数据拿到客户端来进行类似的修改再set回去。这大大增加了网络IO的次数和数据体积。

在Redis中,这些复杂的操作通常和一般的GET/SET一样高效。所以,如果你需要缓存能够支持更复杂的结构和操作,那么Redis会是不错的选择。

三).安装配置

# apt-get install ruby -y //安装ruby

# ruby -v

ruby 2.3.1p112 (2016-04-26) [x86_64-linux-gnu]

# gem install redis –version 3.0.0  gem安装

# 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3.2.9.tar.gz   //源码安装

# tar xf redis-3.2.9.tar.gz

# cd redis-3.2.9

# make  && make test

# ln -s  redis-3.2.9  redis

#  cp /usr/local/redis/src/redis-server /usr/local/bin/

#  cp /usr/local/redis/src/redis-cli /usr/local/bin/

#  cp /usr/local/redis/src/redis-trib.rb /usr/local/bin/

# mkdir redis_cluster  在redis目录创建集群目录

# mkdir -p {7001,7002,7003} 在集群目录创建7001-7003的目录,并把redis.conf文件拷贝过去

# cp ../redis.conf   7001/

# cp ../redis.conf   7002/

# cp ../redis.conf   7003/

bind 192.168.1.72

port  7001

daemonize yes

pidfile /var/run/redis_7001.pid

cluster-enabled yes  //启用集群

cluster-config-file nodes-7001.conf

cluster-node-timeout 15000

appendonly yes //启用AOF持久化

# 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redis_cluster/7001/redis.conf

# 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redis_cluster/7002/redis.conf

# 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redis_cluster/7003/redis.conf

创建集群节点:

# redis-trib.rb   create --replicas 1 192.168.1.70:6001 192.168.1.70:6002 192.168.1.70:6003 192.168.1.72:7001 192.168.1.72:7002 192.168.1.72:7003

查看集群信息:

# redis-cli  -c -h 192.168.1.72 -p 7002

cluster info

验证集群:

>set hello  word

在另一台:

>get hello 可以获取到word

四).Rdeis的常用的两种持久化策略

Redis是一个键值存储系统,为了保证效率,缓存在内存中,但是redis会周期性的把数据更新的数据写入磁盘或者把修改操作写入追加的记录文件,以保证数据的持久化。

Redis是一个支持持久化的内存数据库,可以将内存中的数据同步到磁盘保证持久化。

Redis的持久化策略:

  • RDB快照形式是直接吧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到一个dump文件中,定时保存策略。
  • AOF 把所有的对redis服务器进行修改的命令都存到一个文件里的集合。

Rdb,默认情况下,是快照rdb的持久化方式,将内存中的数据以快照的方式写入二进制文件中,默认的文件名是dump.rdb

Redis.conf的配置:

Save 900 1    900秒内,如果1个key变化,则发起快照保存;

Save 300 10   300秒内,如果10个key变化,则发起快照保存;

Save 60 10000      1分钟内,如果1万个key变化,则发起快照保存。

这种方式不能完全保证数据持久化,因为是定时保存,所以当redis服务down掉的时候,会丢失一部分数据,而且数据量大,写操作多的情况下,会引起大量的磁盘IO影响性能。

所以,如果两种方式同时开启,如果对数据进行恢复,不应该用RDB持久化的方式恢复数据库。

AOF,使用aof做持久化,每个写命令都是weite追加到appendonly.aof中:

Appendonly yes //启动在配置文件改成yes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